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 正文

走出新冠大流行,留下你的故事_天天热闻

2023-05-06 10:50:17来源:腾讯新闻

5月5日,这件举世关注的事情终于官宣了:


(资料图片)

WHO总干事谭德赛接受了5月4日第15次新冠紧急会议专家组的建议,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全球公卫紧急状态(PHEIC)。

如果说我们一直在等一个新冠大流行结束的标记性时刻,那么这一刻或许就是那个期盼已久的标记。

也就是WHO终于官宣新冠大流行结束了。

当然,该说法不那么准确。大流行本身没有官方定义,像WHO对公卫危机的指名中就没有大流行(pandemic)一词。与之接近的是需要国际关注的公卫紧急事件(PHEIC)。

而新冠的PHEIC是在2020年1月30日由WHO宣布,一旦宣布PHEIC,会带来各种国际合作、经费支持,专门用于该公卫危机的处理,当然也让一些有争议的措施得以实行——比如通过限制国际旅行阻断危机扩散。而WHO将新冠称为大流行则是在2020年3月。

在新冠出现的第四个年头,如今的疫情显然已大为不同。从不好的一面说,病毒蔓延至全球,感染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当然,这让限制国际旅行来阻断病毒变得毫无必要。可是我们更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随着疫苗接种与过往感染让绝大部分人都有了一定的免疫基础,新冠作为疾病的威胁已今非昔比

另外,我们也非常幸运地遇到到了病毒的稳定期——新冠感染仍然不少,这意味着新冠病毒仍在不断突变,可是过去一年半,新冠演变一直局限在奥密克戎内部。不同奥密克戎亚株在免疫逃逸上有差异,可内在致病力上却半斤八两。

这些因素都让新冠疫情不再能让全球折腰。让我们的生活能日渐恢复正常,不必总因病毒担惊受怕。

而这无疑就是我们走出大流行的表现,也让取消新冠PHEIC,官宣大流行结束变得顺理成章。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官宣大流行结束,虽是疫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不是新冠的消失点。实际上新冠病毒不仅没有也不会消失,它在很长时间内还会继续威胁我们的健康,还是需要我们去应对。

WHO终止新冠PHEIC,是大流行结束的象征,但更是我们需要开始将新冠纳入长期管理、应对的疾病的起点象征。为此,WHO也在5月3日公布了2023-2025,从紧急状态过渡到长期管理的新冠防范建议。

而且全球大流行结束不意味着每个地方都是同步。像中国,可能随着第一波感染造成的免疫水平下降,XBB占据主流,正在进入一个形成第二波疫情的反弹期。更何况全球大流行结束也不是说每个人的新冠威胁下降程度都一致。当一个地区发生疫情反弹——如第二波疫情时,当地的高危人群可能仍要面临不可忽视的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高危人群仍然需要做加强接种的防护措施。昨天我发了一篇国内疫苗怎么选的文章后,很多人私信我说去接种站问,都说阳康的不让打。这类事情我之前也听说过,昨天写文章时忘提了。

出现这种现象令人遗憾。毕竟高危人群感染康复3个月后可以接种是卫健委的正式政策,只能说国内的疫苗接种还是缺乏足够的宣传甚至是科普——包括一线工作人员,也没有得到必要的科学信息普及与培训。

但是,事急从权,既然这确实是国内专家们经过科学分析确立的疫苗接种方案,而且也和国际接轨,那么作为当事人,大家可以灵活一些。首先,你可以找一下卫健委等关于第二针增强针的正式新闻,拿这些去和接种站的人“据理力争”,注意,不是让你去搞医闹,是和别人说明你为什么阳康后来打,而不是来询问阳康后能不能打。

其次,如果此路不通,那么你不说,谁知道你阳康呢?这也不是鼓励大家说谎。从技术上来说,确诊新冠感染应该是需要核酸检测阳性,你真的核酸检测确认过感染吗?如果没有,那么你也不能算有新冠确诊史,阳康不阳康,不过是你一念之间的事罢了。再说了,中国疾控中心上的新冠感染通告里,全国第一波疫情感染最高峰估计是每天670多万,按第一波四十天,每天700万感染算,累计起来也不过全国人口的20%。你怎么就那么确定你是那国家认可的20%,不是剩下的80%?

当然,这些曲线救国的方法毕竟不是上策,我们还是希望未来国内的疫苗接种方案能更科学、更一致。

就如同WHO官宣新冠大流行结束后,我们需要的是更为长久、可持续的应对新冠方案,而不是天真地认为新冠就不存在了。

亦如WHO总干事谭德赛在宣布新冠PHEIC结束时说的:“任何国家现在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将这个(新冠大流行结束)新闻当作放下戒备、摧毁过去建立的公卫系统的理由,或是告诉民众不再需要担心新冠。”

“The worst thing any country could do now is to use this news as a reason to let down its guard, to dismantle the systems it has built, or to send the message to its people that COVID-19 i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在宣布新冠大流行结束的报道中,WHO新冠技术负责人Maria Van Kerkhove的一番话也令我印象深刻:“我们不应忘记那些火堆。不应忘记那些坟墓。在场的我们没法忘记那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冠大流行的亲历者,当然,每个人因为所处的地方不同,个人状况不同,经历的境遇也会大有不同。可是相信每个人都在过去几年里在身边看到听到,甚至亲身经历了一些影响你终身的事情。

说几个比较让我触动的事情。一是居家令颁布后,看到报道说一些家暴受害者因此被困在了施暴者身边。这虽非我亲身经历,庆幸好像也不是周围人的经历,却令人听着就毛骨悚然。

另一个是听人叙述因家中亲人变故,历经千难万险回国,却不断被隔离做检测,不仅是身心俱疲,更是身心受创。当事人声音里那种愤怒、悲哀、不解,让我至今回忆起来仍感悲凉。

但过去几年也不都是没有希望的冷色调。我个人在疫情这几年和很多做科普的朋友搭上了线,受益匪浅。不过我还想说一下过去几年来结缘的科普媒体甚至更广泛的媒体工作者,因为他(她)们的工作可能与大家更密切相关。

如今各种传媒包括科普媒体都面临各种质疑,当然有些争议也是合理的,例如有人质疑丁香园带货等。可是,我想告诉大家,从知识分子、返朴、丁香、果壳这些科普传媒,到澎湃等媒体,乃至腾讯、微博、头条、百家号等平台,在我个人的接触过程中,它们的工作人员都是在尽力将最准确、真实的信息带到受众面前。而这一切很多时候不是那么容易,甚至未必被允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她)们才是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为我们带来这个世界的信息,甚至是我们的嘴,表达我们的声音。

WHO宣布新冠大流行结束时专门提到infodemic(虚假不实信息的大流行)仍然需要应对。而面对infodemic,这些媒体的工作人员,作为我们的眼睛与耳朵,需要也值得我们的尊重与支持。毕竟,人生最可悲的事,莫过于生在这缤纷多彩的世界,却活成了又瞎又聋又哑的傻子。

我希望,我们走出大流行,是伴随着对多姿多彩的世界的向往,是对未来的希望,而不仅是劫后余生的侥幸与好歹熬出头的无奈。

最后,你们——在各个平台看我码字、说话的朋友们,也是大流行以来最让我触动的,感谢你们愿意看我的文章,听我说话。而我相信你在过去这几年也可能遇到了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在这里就开个“小作文”征文吧,如果有什么令你难忘的疫情故事,欢迎留言。如果你允许,那么差不多一周左右,我会筛选一些故事发出来,如果不想公开,那么注明一下即可,可以将这里当作树洞。

防失联,请关注本号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参考资料

https://www.who.int/news/item/05-05-2023-statement-on-the-fifteenth-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pandemic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WHO-WHE-SPP-2023.1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