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内娱艺人越来越谨言慎行。
毕竟,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一句话说错后果都不可预估。
(资料图)
大导演也不例外。
这不,冯小刚又因为说错话被骂了。
他接受采访时说了句:
「公众人物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此话一出,不少人表示气笑了。不是说这句话有什么大毛病。
而是觉得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太讽刺。
评论区纷纷说,「还口」的次数还少吗?
他可是怼天怼地,炮轰「垃圾观众」的小钢炮啊。
现如今,怎么又「怂」了呢?
这场骂战,让鱼叔注意到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以前,冯小刚戏里戏外都爱骂人。
但名导声望不败,照样备受追捧。
如今,他收敛了锋芒,低调许多,却反而越来越不讨喜。
这是怎么回事?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再来聊聊冯小刚——冯小刚爱骂人是出了名的。扫射范围广,不分场合、对象。
也无所顾忌 ,不过滤脏字狠话。
他骂记者。
《天下无贼》发布会上,不满某娱乐媒体曝光自家住址。
怒骂记者「无耻」「混蛋」「我 ×× 想抽你!」,场面一度失控。
骂观众。2017 年,上海电影节上,说到垃圾电影太多的问题。
他毫不客气地说,「这一定和大批垃圾观众有关系。」
骂影评人。「有一帮豆瓣影评人,都是一些大尾巴狼。」
「永远跟你们丫的势不两立。」
骂演员。甭管有没有资历,有没有交情,都嘴下不留人。
再看戏里,也部部夹枪带棒。冯氏电影虽多是合家欢喜剧,但却密布着嘲弄、讥诮的小刺。
片中人物,个个伶牙俐齿、玩世不恭,极尽辛辣嘲讽之能事。
充斥着对精英话语的逆反,对资本潮水的应激。
《一声叹息》里,大骂贵圈真乱。
《甲方乙方》里,借「好梦一日游」把形形色色的生活式样戏耍了个遍。《天下无贼》更是主打流氓主义的基调,以雌雄大盗为主角,挑战主流价值观。「三好学生」也成了骂人话。
《大腕》里,更不遗余力讽刺了种种社会乱象。实力派演员的精湛演技,全浪费在没用的地方。
《私人订制》,更是拍成了「嘴替 」。把各行各业里里外外黑了个遍。
「电影走的是客流量。」
「文盲都能坐那儿乐。」
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还被戏称为《跟冯小刚学北京粗口》《北京脏话百科全书》。然而,反观近几年,人们发现,老炮儿居然不响了?曾经张狂无度的他,居然成了一个谦和耐心的老人。
对年轻演员,多是鼓励、夸赞。
谈及当下新片和新人导演。他的评价是「挺好挺好,都挺好」。
以前破口大骂的金 . 马奖、豆瓣。现在也改口说都「客观公正」。
对于受众流失,也不骂观众了。反而承认自己的失势。
「观众永远需要喜剧,但不是永远需要冯小刚的喜剧。」
更为明显的改变在作品上。以前拍市民百态,总少不了贬损精英,和主流价值观唱唱反调。
近几年作品,却反其道而行 。
2019 年的《只有芸知道》,一反嬉笑怒骂风格,取而代之的极纯美无瑕的情感故事。
台词都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散文诗。
拍电视剧,也进了拥挤的女性题材赛道。最近出演的电影更是一派温情。
《忠犬八公》里演一个富有爱心、和蔼近人的老人。
可以说,这些都很不「冯小刚」。
冯小刚,怎么不「骂人」了?不难理解,一方面,没有骂人的底气了。
曾经的他,随便拍部电影就是票房冠军。
所以恃才傲物,无所顾忌。
但现在,《手机 2》上映不了。《只有芸知道》票房惨淡。
电影圈失意的他,转战电视圈。
结果《北辙南辕》被骂悬浮,豆瓣 4.9 分。
《回响》尝试女性悬疑题材,却毫无水花。冯小刚的招牌在当下市场,似乎不灵了。
用他的话说,一代导演服务于一代观众。
另一方面,现在缺少一个理性、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公众人物与普通人的关系变得相当紧张。
「冯小刚说公众人物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这一热搜下的评论就很是典型。
大部分网友不关心上下文,直接抨击。
针对的不是他所说的话,或说出这句话时的冯小刚。
而是一个黑料缠身、不应该「出来蹦跶」的冯小刚。
以及代表了「208 万」这一群体的冯小刚。显然,冯小刚「素质低」「人品差」的黑历史已经人尽皆知。甚至一度被骂「滚出影视圈」。
而且,由于近年女权观念抬头,他的戏里男凝画面被批,戏外京圈直男形象也越来越遭人厌弃。
加之明星大规模塌房,天价薪酬被曝后,人们对特权阶层的不满与日俱增。
又有饭圈文化渗透下,极化思维主导,常见贴标签、造神毁神现象。冯小刚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分不清迪丽热巴和古力娜扎」,本来是感叹新人越来越多,他有些跟不上趟了。
结果因为被断章取义上了热搜,也成了「避雷」电影的原因。
舆论风头的「冯小刚」,实际上越来越扁平、越来越符号化。人们常常忽略了,他也有良心电影人的一面 。
虽然已经摸透娱乐片套路,赚得盆满钵满。
但却早早转型,尝试探索更具社会广度、人性深度的作品,摸索新颖的叙事方式。
如他所说,像《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都不是娱乐至上的作品。
《我不是潘金莲》大胆使用圆形画幅,《芳华》敢于碰触敏感题材。
即使票房口碑都极低的《只有芸知道》,也是他出于感怀,改编了老友的真实经历。在一部分影迷眼里,反而异常「真诚」。
他曾说自己拍戏是「拍一部资本喜欢的,然后让资本拍一部自己想拍的」。手头没有想拍的戏时,也需要拍点别的热热身。
他付出最大心血的《一九四二》票房败给《泰囧》,亏了一大笔钱。
之后他靠自我复制拍了《私人订制》,反倒赚回了钱。
接着三年磨一剑的《我不是潘金莲》又票房惨败。
这两年的烂剧,也难说在哪一环节。
可惜,在当下的舆论场,瑕瑜互见成奢望。这样的环境也会迫使真实、鲜活的个体逐渐萎缩。
冯小刚接受采访时说,时代不同了,家人、朋友都劝说自己少说为佳。
他自己也坦承,现在也会因为担心不必要的风险,经常陷入自我审查之中。
冯小刚,骂不动了。
那么,话说回来。冯小刚们到底可不可以骂人?
虽然如今很多人的态度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公众人物不能骂人,他们挣的就是这个钱,就应该承受相应的代价。
某爽在录节目、直播过程中发飙,人人嗤之以鼻。
但也不难发现,有些公众人物骂人,反倒好评如潮。
比如,那英骂人,骂成了「名人名言」。
金星骂人,被夸真性情。刘德华曾怒骂偷拍者,骂工作人员。他说,那是这辈子说脏话最多的一次。
但人们并不会嫌他骂人,反而都斥责偷拍者没底线,工作人员失职。
说白了,公众人物不是不可以骂人。但「骂」是有边界的。
得骂得有理有据,而不是乱发脾气、无能狂怒。
回过头看冯小刚骂人,其实未尝不是话糙理不糙。
某期 《金星秀》上,冯小刚重述了「垃圾观众」事件始末。
坚称自己只是说了「真话」,当时有人提及「垃圾导演拍了很多垃圾电影」的事,他说这锅不能只甩给导演,观众也有责任。
票房是观众出力的,制片人看到票房才会迎上去。
如今再回看「垃圾观众」言论诞生的前提。2016 年,中国电影票房前十当中,好几部四五分大烂片赫然在列。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 3》《盗墓笔记》,票房都突破了十亿大关。
其中,《澳门风云》系列一部比一部烂,票房却是一部比一部高。
郑保瑞的《西游记》系列,同样是铁打的低评分、高票房。
似乎都印证了冯小刚所说的,垃圾电影之所以能拍出来,和观众贡献票房有关。
随着内娱影视创作流量化的现象加剧,网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为「垃圾观众论」翻案的声音。
而冯小刚的其他骂人发言,现在看来也不无缘由。当年骂记者曝光家庭住址,也获得了同样受隐私困扰的很多明星的支持。
骂黄渤、孙红雷,则是因为不满他们参加综艺。
近几年,他们的表现也已经说明了一切。
「综艺毁演员」的说法也多了起来。
归根结底,我们想看的不是「骂人」,而是「活人」。「冯小刚们」自然可以骂人。
但不是过过嘴瘾,而是一种批判意识。
是敢于反对虚假悬浮,说真话。
是敢于反抗不合理现象,表达愤怒。
在这个本就充斥着浮名虚利的娱乐圈,较之佯装的礼貌、虚伪的逢迎,更缺坦诚的怒火、刺耳的声音。
可惜,现如今,连小钢炮都不再开炮。
如果内娱艺人都像现在的冯小刚一样不敢骂了。
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全文完。关键词: